湖北共发米业有限公司
联系人:姚先华
手机:13339764356
座机:0724-8633136
传真:0724-8633136
邮箱:1354713554@qq.com
地址: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拾回桥镇五八村
网址:www.hbgfmy.cn
湖北大米厂家总结了以下几种中晚稻主要的病虫发生以及防治:
一、迁飞性害虫
稻飞虱在华南、江南、西南和长江中下游稻区累计发生面积1.88亿亩次,与上年同期持平。8月份以来,西南东部、华南西北部和江南西部监测到单灯单日千头以上稻飞虱诱虫峰,各地诱虫总量接近上年同期,其中华南、江南稻区灯下褐飞虱比例上升至50%-80%,同比偏高10个百分点。华南、江南、西南中稻田稻飞虱虫量经防控后得到有效控制,百丛虫量一般300-700头,江南南部虫量较高,百丛虫量1500-2500头,福建尤溪,江西宁都、大余、芦溪等地局部漏防田块2-8万头。华南、江南、长江中下游晚稻区稻飞虱持续上升,田间虫量高于上年同期,百丛虫量一般100-400头,湖南中部、湖北东部、安徽南部虫量偏高,百丛虫量500-1200头,安徽含山、寿县等沿江、沿淮局部稻区高达2000-2300头。短翅型成虫数量继续上升,华南、西南、江南中稻百丛虫量一般5-20头,湖南西部、江西南部高的20-40头,江西大余局部高达400头。江南和长江中下游晚稻短翅型成虫数量一般百丛1-5头,浙江西南部、上海南部、江苏南部、沿江及丘陵局部较高,百丛虫量10-25头,浙江桐庐、江苏高淳观测圃虫量超百头,后期重发威胁较大。
二、流行性病害
稻瘟病在华南、西南、江南、长江中下游和东北稻区累计发生面积2799万亩次,其中稻叶瘟累计发生面积2355万亩,同比减少27.2%,穗颈瘟累计发生面积444万亩,同比减少8.1%。当前,江南、长江中游中稻和东北稻区穗颈瘟陆续显症,病穗率一般低于2%,辽宁东部、湖北西部和北部较高,病穗率5%-15%,湖北红安局部田块高达68.5%。华南、江南、长江中下游晚稻区病叶率一般2%-6%,江苏丘陵、沿江、沿海及淮北部分感病品种超60%,江西安福高达83%。
三、常发性病虫
二化螟在江南和长江中下游稻区累计发生面积1.29亿亩次,同比减少16%。当前,二化螟在江南和长江中游稻区陆续进入三代为害高峰期,长江下游稻区进入二代孵化高峰期,田间亩幼虫量一般300-1000头,略高于上年同期,江苏沿江地区局部严重田块5000-13000头。经有效防控,中稻田枯心率一般控制在2%以内,湖北随州局部漏防田块高达18.8%;晚稻田枯鞘株率一般控制在3%以内,江苏沿江局部8月上旬出现连片枯心塘。
四、未来发生趋势分析
据中国气象台预报,未来十天,华南、江南东部及东北等地降雨偏多2-7成,利于水稻病虫的发生发展;另外,受第15号台风“天鹅”影响,23-25日我国东部海域自南向北将先后出现较大风雨天气,有利于长江中下游和江淮单季晚稻“两迁”害虫和穗颈瘟的扩展蔓延。各地务必高度关注病虫发生动态,及时发布病虫情报,科学指导防控工作。